昆虫名,为膜翅目,三节叶蜂科。分布在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寄主植物有杜鹃花、五月红、石榴红、云锦杜鹃、西洋杜鹃等。特别是对杜鹃花危害更为严重,以幼虫取食叶片,取食时从近叶柄基部叶缘开始,逐渐将叶食尽,仅留主脉及部分叶尖。
- 杜鹃三节叶蜂
- Arge similes Vollenhoven
- 光唇黑毛三节叶蜂
- 动物界
- 昆虫纲
- 膜翅目
- 三节叶蜂科
- 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云南、广东等地。
形态特征
成虫
体长7~10mm,宽约3mm,体蓝黑色,有光泽。触角3节黑色,其上生有深褐色毛,复眼大,暗茶色。胸背具钝棱形瘤状凸起,上生浅倒箭头状纹,下方具1横波纹。翅浅褐色,上密生褐色短毛。足蓝黑色,胸腹两面具细密的白短毛。
卵
浅绿色,透明。
幼虫
体长17~19mm,宽3~4mm,体色嫩绿,体上具瘤突,其上具毛。
蛹
嫩黄色。茧长10mm,丝质,淡褐色。
发生规律
江浙一带1年发生3代。以老熟幼虫在浅土层或落叶中结茧越冬。翌年4月化蛹和羽化。卵期5天。幼虫为害期在5月,8、9、10月。广东地区可全年为害。华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,世代重叠。
防治方法
人工防治
药剂防治
可选用50%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,10%氯氰菊酯或10%氯菊酯1500倍液,40%乙酰甲胺磷乳剂3000倍液,2.5%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,40.7%乐斯本乳剂6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