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爱的动物园 > 鱼类 > 蟾鱼总目
蟾鱼总目
海蛾鱼
发表时间:2021-12-21 08:59:07

海蛾鱼是海蛾目海蛾鱼目(Pegasiformes)海蛾科(Pegasidae)6种海产小型鱼的统称。别名海麻雀、海燕、海天狗、海蜻蜓、飞雀,分布于东海、甬海。产于印度洋-太平洋暖水区中。体长形,包于骨质环的盔甲中,头体盔甲完全愈合,尾部甲环不愈合,因而可弯曲。

海蛾鱼.jpg


中文学名
海蛾鱼
拉丁学名
seamoth
别    称
海蛾、海麻雀、海燕子
动物界
脊索动物门
亚    门
脊椎动物亚门
辐鳍鱼纲
亚    纲
新鳍亚纲
海蛾目
亚    目
海蛾鱼目
海蛾科
海蛾鱼属 宽海蛾鱼属
六种
分布区域
印度-太平洋



















海蛾鱼简介

海蛾鱼Pegasus
海蛾鱼
海蛾鱼(5张)
别名:海蛾
英文名称:dragonfish
分类地位: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海蛾目Pegasiformes 海蛾鱼目Pegasidae海蛾科 海蛾鱼属Pegasus Linnaeus
综述:胸鳍大,水平位呈翼状;腹鳍由指状鳍条组成。口小,无牙,口位于骨质的长吻下方。其自然历史及其与其它类群的亲缘关系尚不清楚。最著名的一个种是飞海蛾鱼(Pegasus volitans),眼蓝色,体褐色或深红,从印度到澳大利亚均有发现。
海蛾鱼自然形态海蛾鱼自然形态
形态性状:体背暗绿褐色,腹侧及尾郝淡铬黄色,尾部背方具1~2条较宽的暗绿褐色横带。背、胸、尾各鳍具大小不等绿褐色斑点。体扁平,前部较宽,后部延长渐细。,体被骨板,躯干部密接,不能活动。尾部短,四棱形,稍可活动。吻稍突出,粗短。口小,下位,稍可伸出。,无齿。鳃孔小,鳃盖各骨愈合成一鳃板。体无鳞。躯干背方有4列隆起嵴。。尾部较短,具尾环11节,且尾节各棱具尖锐棘刺。各鳍无棘。背、臀鳍较小,相对,位于尾部。胸鳍大,翼状,与体侧下缘在同一水平上,鳍条呈棘状。腹鳍腹位,位于肛门前方。尾鳍截形。
体扁平,窄长。体全被以骨板,尾部细长。头部很短。吻部特别突出延长,呈扁平的长柄状,两侧具细锯齿。眼大,圆形。鼻孔小而不显。口小,下位。两颌无牙齿。鳃孔很小。背、臀鳍较小,相对,完全位于尾部。胸鳍发达,侧位。腹鳍腹位,近后方。尾鳍后缘截形。体被以骨板,无鳞。躯干部骨板密结,不能活动。尾部尚可活动。体呈淡铬黄色。体背方,背、胸,尾鳍的鳍条上散布有细小绿褐色斑点,腹面及臀、腹鳍淡黄白色,体上还有不明显的4-6条暗绿褐色横带。
海蛾鱼是一种深海鱼类,除了正常排列的锋利牙齿外,它们的舌头上也长有牙齿。尽管样子非常恐怖,但这
种鱼的体型并不大,身长不超过15厘米,对人类构不成真正的威胁。海蛾鱼所在的海域漆黑一片,有眼睛也变成瞎子,因此必须采用其他方式寻找猎物,如此才能生存下来。
常见的只有60~70毫米长,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。它原来头、胸、腹部的鳞片慢慢愈合成一块包裹除尾部以外的身体的骨板(类似于甲壳动物的头胸甲),将背鳍、腹鳍全部移到尾部。此时胸鳍借机拼命长,结果变成了“翅膀”。而它尾部的鳞片也不服气,最后都变成了分节的骨板,幸好节与节之间还稍能活动,不然就并.法游动了。


生活习性

为深海底栖小型鱼类,以小型鱼、虾为食。

分布地区

我国南海。印度、印度尼西亚以及大洋洲北部海中亦产。
海蛾鱼
海蛾鱼
此鱼中国有2属3种,产南海到台湾海峡,分布于浅海和河口。胸鳍宽大,常以腹鳍的指状鳍条在水底匍匐爬行,活动能力较弱。主要摄食小型浮游生物。体长小于20厘米。 本科鱼类数量少,无经济价值。在沿海海蛾鱼晒干可作药用,治小儿麻疹,甲状腺肿瘤。


上一篇:宽海蛾鱼
下一篇:豹蟾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