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爱的动物园 > 鱼类 > 银鲛目
银鲛目
科氏兔银鲛
发表时间:2021-12-21 08:59:07

科氏兔银鲛(学名:Hydrolagus colliei)是银鲛科、兔银鲛属鱼类。幼鱼出生时全长14厘米。一般成年体长为36厘米,最大达60厘米。头似兔子,头大,鸭嘴形鼻子宽,眼睛绿。牙齿相对较少。下颚有一对牙齿,而上颚有两对牙齿。身体朝着鱼的尾端逐渐变细。尾巴几乎占整条鱼总长的一半。皮肤光滑,没有鳞片,有明显的侧线管。在第一背鳍的前缘有一个突出的毒刺,它比鳍本身略高,而第二背鳍有一个起伏的轮廓,使它看起来像两个独立的鳍。发育良好的胸鳍呈三角形,基部肉质。雄性头部有一个多刺的棒状突起。它们还具有在腹鳍前面的尖锐的回缩扣合器官,细长扣合器端部靠近每个腹鳍基部,具有扩展的末端。身体是棕色或灰色的,有金色、绿色和蓝色。身体上散布着白色斑点,导致该鱼呈现出虹彩和银色光泽。该鱼的腹面为银色,鳍为灰色。

科氏兔银鲛.jpg

科氏兔银鲛生活在温带水域中,从潮间带底部一直生活到900米的深度。喜欢泥泞和多岩石的海底栖息地,偏爱水温为7-9℃。科氏兔银鲛主要通过电接收和嗅觉来定位猎物。不善泳,能够以有限的游动能力寻找猎物。分布于东太平洋,从美国阿拉斯加的斯潘塞角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比斯开诺。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南加州之间最常见。在加利福尼亚湾的北部地区已发现了隔离的科氏兔银鲛种群。
尽管不认为对人有危险,但在处理该鱼时应小心,因为背侧有毒的脊柱会造成疼痛的伤口。由于存在尖锐的扣环器官,在处理雄性标本时也应小心。


中文学名
科氏兔银鲛
拉丁学名
Hydrolagus colliei
别    称
斑点兔银鲛
动物界
脊索动物门
亚    门
脊椎动物亚门
软骨鱼纲
亚    纲
全头亚纲
银鲛目
银鲛科
兔银鲛属
科氏兔银鲛
亚    种
命名者及年代
Lay & Bennett,1839
英文名
Spotted chimaera
保护级别
(IUCN)2014年 ver 3.1——无危(LC)
同义学名
Chimaera colliei Lay & Bennett 1839
同义学名
Chimaera media Garman 1911
同义学名
Hydrolagus media Garman 1911
同义学名
Chimaera neglecta Ogilby 1888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动物学史

大约4亿年前,银鲛从它们的近亲鲨鱼中分离出来,从那时起,它们就成了深水鱼。科氏兔银鲛最初是由Lay & Bennett于1839年命名为Chimaera colliei。后来更改为有效学名Hydrolagus colliei(Lay&Bennett 1839)。属名Hydrolagus源自希腊文中的“ hydr”(水)和“ lagos”(野兔)。

形态特征

幼鱼出生时全长14厘米。一般成年体长为36厘米,最大达60厘米。头似兔子,头大,鸭嘴形鼻子宽,眼睛绿。牙齿相对较少。下颚有一对牙齿,而上颚有两对牙齿,以矿化磨盘的形式出现。身体朝着鱼的尾端逐渐变细。尾巴几乎占整条鱼总长的一半。皮肤光滑,没有鳞片,有明显的侧线管。在第一背鳍的前缘有一个突出的毒刺,它比鳍本身略高,而第二背鳍有一个起伏的轮廓,使它看起来像两个独立的鳍。发育良好的胸鳍呈三角形,基部肉质。雄性头部有一个多刺的棒状突起。它们还具有在腹鳍前面的尖锐的回缩扣合器官,细长扣合器端部靠近每个腹鳍基部,具有扩展的末端。

科氏兔银鲛的身身体是棕色或灰色的,有金色、绿色和蓝色。身体上散布着白色斑点,导致该鱼呈现出虹彩和银色光泽。该鱼的腹面为银色,鳍为灰色。

栖息环境

科氏兔银鲛生活在温带水域中,从潮间带底部一直生活到900米的深度。喜欢泥泞和多岩石的海底栖息地,偏爱水温为7-9℃。

生活习性

科氏兔银鲛主要通过电接收和嗅觉来定位猎物。不善泳,能够以有限的游动能力寻找猎物。科氏兔银鲛缓慢地游向底部,寻找蛤蜊、螃蟹、虾、多毛类蠕虫和小型底栖鱼。也以自己的卵壳和其他自由游动的鼠鱼为食。


分布范围

海域

分布于东太平洋,从美国阿拉斯加的斯潘塞角(Cape Spencer)到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比斯开诺(Vizcaíno)。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南加州之间最常见。在加利福尼亚湾的北部地区已发现了隔离的科氏兔银鲛种群。

国家

存在:加拿大(不列颠哥伦比亚省)、哥斯达黎加、墨西哥(下加利福尼亚州)、美国(加利福尼亚、俄勒冈、阿拉斯加、华盛顿)。
存在不确定:萨尔瓦多、危地马拉、尼加拉瓜。


繁殖方式

雄性体长达到18.5-20厘米时性成熟,雌性体长达到24-25厘米时性成熟。卵生,产卵高峰出现在春秋两季。在求爱仪式之后,雌性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每隔10-14天释放出一个勺子状的卵子。将卵壳从雌性体内挤出需要18-30小时,然后卵壳自由悬挂在水中,由卵壳的细长延伸部分(称为弹性荚膜细丝)从雌性体内悬浮下来。每一个卵壳最终都通过卵壳的细密卷须附着在海床或海底沉积物上。卵壳内的潜伏期约为12个月。幼鱼从卵壳中长出约14厘米的长度,并在其生命的第一年增长到约30厘米的总长度。

保护现状

保护级别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)2014年 ver 3.1——无危(LC)。

种群现状

由于科氏兔银鲛生活在大于180米的深度,人们相信渔业对其的影响是最小的。但是,科氏兔银鲛可能会受到近海拖网活动的威胁。尽管该物种被认为是“杂鱼”,从未引起商业兴趣,但随着其他更理想的物种的枯竭,它可能在将来成为目标。

保护措施

没有针对科氏兔银鲛采取任何保护措施,但是在俄勒冈州(美国),拖网渔船使用渔具来避免副渔获物并减轻科氏兔银鲛种群的压力。

主要价值

虽然科氏兔银鲛不是目标鱼种,但它被商业拖网渔业和休闲渔民作为副渔获物。


上一篇:奥氏兔银鲛
下一篇:大西洋银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