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枕鹤(学名:Grus vipio)体形与丹顶鹤相似,略小于丹顶鹤,而大于白头鹤。上体为石板灰色。尾羽为暗灰色,末端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。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,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,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,边走边啄食。该鸟为稀有的笼养观赏鸟类,主要繁殖在黑龙江、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,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、安徽、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。白枕鹤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珍禽。
- 白枕鹤
- Grus vipio
- 红面鹤、白顶鹤、土鹤
- 动物界
- 脊索动物门
- 鸟纲
- 鹤形目
- 鹤科
- 鹤属
- 白枕鹤
- 无亚种
- White-naped Crane
- Pallas, 1811
- 易危(VU) IUCN标准
形态特征
栖息环境
白枕鹤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芦苇沼泽和水草沼泽地带,也栖息于开阔的河流及湖泊岸边,以及邻近的沼泽草地,有时出现于农田和海湾地区,尤其是迁徙季节。
分布范围
繁殖于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、乌裕尔河下游、三江平原,吉林省向海、莫莫格,内蒙古东部达里诺尔湖等地;越冬于江西都阳湖、江苏洪泽湖、安徽菜子湖等地,偶见于福建和台湾;迁徙期间经过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等省。 繁殖于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,一直到俄罗斯远东乌苏里地区,越冬于朝鲜和日本。
生活习性
食性
习性
迁徙
繁殖方式
繁殖期5-7月。一雌一雄制,3月末到达繁殖地时即多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,雄鸟不时表现出求偶行为。求偶时雄鸟在雌鸟身边兴奋地来回奔走和跳跃,两翅半张或完全张开,并伴随着‘kou-kou-kou’的高声鸣叫。雌鸟若接受雄鸟的求爱,则跟着对鸣和起舞,然后雌鸟展开双翅,身体下蹲,雄鸟即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;若雌鸟对雄鸟的求偶表现冷淡或走开,雄鸟即停止求偶表演。营巢于芦苇沼泽或水草沼泽中,水深10-30厘米,有时可达80厘米。由雌雄亲鸟共同营巢,以雌鸟为主。巢呈浅盘状,主要由枯芦三棱草、苔草、莎草和芦苇花、叶构成。巢的大小为直径80-120厘米,巢露出水面高度为7-16厘米。领域性极强,雌雄鸟通过在巢域内的鸣叫、巡飞和追逐飞行等方式来表示对巢域的占有和保卫。领域大小为4.5-6.5平方公里,巢间距平均为2683米。最早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,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,年产1窝,每窝产卵2枚。卵为随圆形,灰色或淡紫色、密布紫褐色斑点,尤其以钝端较著。卵的大小为90-98毫米×56-63毫米,平均92.9毫米×60.9毫米,重150-205克,平均167克。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,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,以雌鸟为主。孵卵时另一鸟多在巢附近一边觅食一边警戒,孵卵的亲鸟亦甚警觉,常常伸头观望,稍有惊动,便悄悄地从巢上下来,在走到离巢50米以外之后才突然起飞,使人难于找到巢。通常飞到离巢300米以外的较高处窥视,待入侵者离开后才又飞回巢中孵卵,孵卵期29-30天。雏鸟早成性,孵出的当日即能站立和行走。